今天是

实验指导书

  •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
    金属学与热处理I
    金属学与热处理II
    金属无损检测、焊接检验
    金属物理性能
    弧焊方法及工艺
    压力焊
    金属焊接性
    焊接冶金学
    热处理工艺学
    热处理原理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金属材料学
    金属材料专业综合实验(热处理)
    金属材料专业综合实验(焊接)
    金属力学性能学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
    神奇的金属微观世界(开放实验)
    材料电子显微分析
    工程材料
    X射线衍射分析
    焊接结构
    钎焊工艺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Ⅰ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II
    应力腐蚀
    材料研究方法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无机材料岩相学
    超硬材料学
    超硬磨具工艺学
    普通磨料磨具工艺学
    超硬材料设备
    实验参量与测量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Ⅱ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Ⅰ
    无机材料工艺学Ⅰ
    无机材料工艺学Ⅱ
    无机材料工艺学Ⅲ
    无机材料专业综合实验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Ⅰ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Ⅱ
    无机材料力学性能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 材料物理专业 +
    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无损检测
    材料物理科学基础I
    材料物理科学基础II
    功能材料及物理性能
    材料物理专业综合实验
    薄膜技术与表面物理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II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Ⅰ
    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
    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实验
    高分子专业综合实验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C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 实验二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

      实验前必须保证以下条件: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有争议时可采用蒸馏水。试验时温度应在17~25,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测量方法及步骤如下:

      (一)、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

      2)试验前须对仪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3)水泥净浆的拌制:水泥净浆用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棉布擦过,将称好的500g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后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用142.5mL水,水量准确至0.5mL

      4)标准稠度的测定:

      1)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2)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标准为止。

      3)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或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P%):

      P=33.40.185S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

      (二)、凝结时间的测定

      1)凝结时间的测定可以用人工测定也可以用符合标准操作要求的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两者有矛盾时以人工测定为准。

      2)测定前的准备工作: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内侧稍稍涂上一层机油,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使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

      3)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按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制备净浆的操作方法制成标准稠度净浆后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刮平,然后放入湿气养护箱内。记录开始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4)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为: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内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指针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地板2~3mm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当下沉不超过1~0.5mm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开始加水至初凝、终凝状态的时间分别为该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用小时(h)和分钟(min)来表示。测定时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贯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圆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钟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 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得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圆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定过程中要防止圆模受振。

      (三)、安定性的测定

      1)安定性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可以用饼法也可以用雷氏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饼法是观察水泥净浆试饼沸煮后的外形变化来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雷氏法是测定水泥净浆在雷氏夹中沸煮后的膨胀值。

      2)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若采用雷氏法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80g的玻璃板两块,若采用饼法时一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100mm×100mm的玻璃板。每种方法每个试样须成型两个试件。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3)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制备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按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制备水泥净浆的操作方法制成水泥标准稠度净浆。

      4)试饼的成型方法

      将制好的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呈球形,放在预先制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动,做成直径70~80mm、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5)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

      将预先制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已经制备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试模,装模时一只手轻轻扶持试模,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15次左右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刻将试模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6)沸煮

      1)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其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保证能在30min±5min内升至沸腾。

      2)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当为饼法时先检查试饼是否完整(如已开裂翘曲要检查原因,确证无外因时,该试饼以属不合格不必沸煮),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的水中篦板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3h±5min

      当用雷氏法时,先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至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水中篦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3h±5min

      7)结果判别

      1)沸煮结束后放掉水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2)若为试饼,目测未发现裂缝,用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3)若为雷氏夹,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