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样品的显微组织可以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为了研究、保存、写金相分析报告或论文,需要将金相显微组织拍摄下来,这种把经过显微放大的组织拍摄下来的过程称为金相摄影。
传统的金相摄影是用带摄影装置的金相显微镜进行底片曝光操作,底片经过曝光后,感光乳剂膜上有“潜影”,需要在暗室内全黑条件下进行显影及定影操作。在暗室内从暗盒内取出胶片放入显影液中,使底片上受到感光的溴化银还原成细小的黑色银颗粒,感光越多的部位银粒析出越密,映像也越黑,没有感光的部位无银粒析出,仍是白色。然后将底片放入定影液中定影15分钟以上,将没有感光的银颗粒溶解掉,而将受感光后析出的银粒保留在底片上。再进行清水冲洗30分钟之后凉干,获得一幅完整的负片。负片还要经过印相使负片影像转印成正片映像。印相在暗室内红色灯光下进行,利用底片对相纸进行曝光,再通过显影、定影、水洗、上光操作获得照片。传统的金相显微摄影操作非常烦杂,耗材又大,成本较高。
目前广泛应用的视频(数码)金相显微镜主要由金相显微镜、摄像头、采集卡、计算机及电源组成,用相关的软件进行参数设置和数据采集,形成图像。也可以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多人观察与分析,一目了然,实现金相分析多媒体教学。可提高金相检验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取消了传统的暗室,底片冲洗,照片印制等一套程序,并能够使大量的数据照片存储,随时可打印成照片与报告,完成了从金相照片的获取,存储,查询,打印输出到统一报告,建立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自动化,使获得每份金相照片,报告的时间仅为几分钟。同时还便于网络传输数据,使得异地委托实验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