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络课程

实验二 钢的热处理工艺综合实验

    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也是充分发挥金属材料性能潜力的重要

    手段。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钢材的性能,其中包括实用性能工艺性能。钢的热处理工艺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经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通过这样的过程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改变。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发生一系列变化。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将会使钢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钢的热处理基本工艺方法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1.退火:一般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地随炉冷却。此时,奥氏体在高温区发生分解而得到接近平衡态的组织。

    2.正火:则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m以上30~50℃,保温后进行空冷。由于冷却速度稍快,与退火组织相比,组织中的珠光体相对量较多,且片层较细密,所以性能有所改善。

    不同含碳量的碳钢在退火及正火状态下的机械性能见表3-1所示。

    表3-1碳钢在退火及正火状态下的机械性能

    性能

    热处理状态

    含碳量(%)

    ≦0.1

    0.2~0.3

    0.4~0.6

    硬度(HB)

    退火

    ~120

    150~160

    180~230

    正火

    130~140

    160~180

    220~250

    抗拉强度σb

    (MN/m2

    退火

    300~330

    420~500

    560~670

    正火

    340~360

    480~550

    660~760

    3.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放入各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碳钢淬火后的组织由马氏体和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所组成。各种碳钢的临界温度列于表3-2。

    淬火加热时间是将试样加热到淬火温度所需的时间和在淬火温度停留所需时间总和。加热时间与钢的成分、工件的形状尺寸、所需的加热介质及加热方法等因素有关。碳钢在箱式电炉中的保温时间的计算列于表3-3。

    表3-2各种碳钢的临界温度(近似值)

    类 别

    钢 号

    临 界 温 度(℃)

    Ac1

    Ac3或A ccm

    Ar1

    Ar3或A rcm

    20

    735

    855

    680

    835

    30

    732

    813

    677

    835

    40

    724

    790

    680

    796

    45

    724

    780

    682

    760

    50

    725

    760

    690

    750

    60

    727

    766

    695

    721

    T7

    730

    770

    700

    743

    T8

    730

    -

    700

    -

    T10

    730

    800

    700

    -

    T12

    730

    820

    700

    -

    T13

    730

    830

    700

    -

    *表中Ac1Ac3Accm为加热时的临界温度;Ar1Ar3Arcm冷却时的临界温度

    表3-3碳钢在箱式电炉中的保温时间

    加热温度(℃)

    工件形状

    圆柱形

    方形

    板形

    保温时间

    min/mm(直径)

    min/mm(厚度)

    min/mm(厚度)

    700

    800

    900

    1000

    1.5

    1.0

    0.8

    0.4

    2.2

    1.5

    1.2

    0.6

    3

    2

    1.6

    0.8

    4.回火:钢经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质硬而脆,并且工件内部存在很大的内应力,如果直接使用往往会变形或开裂。因此淬火钢必须进行回火。不同的回火工艺可使钢获得所需的各种不同的性能。表3-4为45#钢经淬火及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和性能,表3-5为几种常用的碳钢温度回火与硬度的关系。后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以图纸上所要求的硬度来选择回火温度。分三类,即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500℃);高温回火(500~650℃)。

    表3-445#钢经淬火及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和性能

    类型

    回火温度(℃)

    组织

    硬度(HRC)

    性能特点

    低温回火

    150~250℃

    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57~60

    硬度高,内应力减小

    中温回火

    350~500℃

    回火屈氏体

    35~45

    硬度适中,有高的弹性

    高温回火

    500~650℃

    回火索氏体

    20~33

    良好的塑性、韧性和一定的强度

    表3-5几种碳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硬度值(HRC)

    回火温度(℃)

    45#

    T8钢

    T10钢

    T12钢

    150~200℃

    54~60

    60~64

    62~65

    62~65

    200~300℃

    50~54

    55~60

    56~62

    57~62

    300~400℃

    40~50

    45~55

    47~56

    49~57

    400~500℃

    33~40

    35~45

    38~47

    38~49

    500~600℃

    24~33

    27~35

    27~38

    28~38

    回火保温时间与工件材料及尺寸、工艺条件等因素有关,通常采用1~3小时。由于实验试样较小,故回火保温时间可谓30分钟。回火后在空气中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