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实验指导书

  •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
    金属学与热处理I
    金属学与热处理II
    金属无损检测、焊接检验
    金属物理性能
    弧焊方法及工艺
    压力焊
    金属焊接性
    焊接冶金学
    热处理工艺学
    热处理原理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金属材料学
    金属材料专业综合实验(热处理)
    金属材料专业综合实验(焊接)
    金属力学性能学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
    神奇的金属微观世界(开放实验)
    材料电子显微分析
    工程材料
    X射线衍射分析
    焊接结构
    钎焊工艺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Ⅰ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II
    应力腐蚀
    材料研究方法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无机材料岩相学
    超硬材料学
    超硬磨具工艺学
    普通磨料磨具工艺学
    超硬材料设备
    实验参量与测量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Ⅱ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Ⅰ
    无机材料工艺学Ⅰ
    无机材料工艺学Ⅱ
    无机材料工艺学Ⅲ
    无机材料专业综合实验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Ⅰ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Ⅱ
    无机材料力学性能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 材料物理专业 +
    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无损检测
    材料物理科学基础I
    材料物理科学基础II
    功能材料及物理性能
    材料物理专业综合实验
    薄膜技术与表面物理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II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Ⅰ
    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
    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实验
    高分子专业综合实验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C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 第三部分 金属材料常见金相组织

      贝氏体是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两相混合物,钢中贝氏体的的金相形态是多变的,转变温度和合金元素对贝氏体的金相形态都有影响。钢中贝氏体主要包括上贝氏体、下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

      1、上贝氏体:

      钢中上贝氏体是成束的大致平行的条状铁素体和条见平行的渗碳体组成的非层状组织。上贝氏体的形成温度在贝氏体转变区的上部,普通中高碳钢上贝氏体的形成温度范围约为350~550℃,在低碳钢中形成温度要高些,光学显微镜下,当转变量不多时,可以观察到成束的自晶界向晶内生长的铁素体,从整体看呈现羽毛状,但分辨不清条件的渗碳体粒子。上贝氏体中的亚结构是位错,其密度随转变温度的降低而增高。

      板条马氏体+羽毛状上贝氏体。上贝氏体中铁素体条间成小角晶界,板条群之间成大角晶界。

      2、下贝氏体:

      钢中典型的下贝氏体是片状铁素体与其内部沉淀的碳化物的两相组织。对一般中、高碳钢,它的形成温度约在350℃至Ms点之间,其铁素体中的含碳量较上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具有更大的饱和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铁素体相呈针状或片状,针与针之间相交一定角度,分辨不清碳化物。

      下贝氏体与高碳钢的回火马氏体非常相似,都呈暗灰色针状,各个针状物之间都有一定夹角,在光镜下难以区别,一般下贝氏体比回火马氏体更易受浸蚀变黑。

      下贝氏体铁素体中位错密度比上贝氏体的铁素体中更高,但未发现有孪晶亚结构存在。

       

      3、粒状贝氏体:

      粒状贝氏体是由块状(等轴状)的铁素体和富碳奥氏体区组成,由于富碳奥氏体区一般呈颗粒状而得名粒状贝氏体。实际富碳奥氏体可能呈小岛状、小河状等。

      富碳奥氏体区即可分布于铁素体晶粒内部,也可分布于铁素体晶界上。它在随后得的转变中可能有三种情况:1、当奥氏体稳定性较低时,部分或全部分解为铁素体和碳化物;2、当奥氏体较稳定,Ms点不太低时,一部分转变为马氏体,一般属孪晶马氏体;3、当奥氏体很稳定,而Ms点又较低时,可能全部保留下来而成为残余奥氏体。

      粒状贝氏体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的碳化物颗粒、马氏体或残余奥氏体。